记录新时代    书写新时代     讴歌新时代
  1. 潍坊文化 > 戏曲 > 台前幕后 >

现代京剧《头雁》幕后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焜

     2020年11月18日,明天就是首演之日。现代京剧《头雁》的演出团队,正在潍坊保利大剧院紧张排练。排练到高潮时,整个排练现场弥散着感动的情绪。

     2018年、2019年,潍坊两次遭受了台风带来的洪灾。《头雁》就是以抗洪救灾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创作而成。专业京剧演员的唱念做打,配以突破传统京剧表现形式的音乐、音效、灯光和舞美,将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震撼感受。

“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力量,贡献出我们的艺术智慧。”导演周龙说。

《头雁》演出前

讲述一个村庄的抗洪故事

      11月16日下午4点多钟,导演周龙一声令下,潍坊保利大剧院的舞台灯光全都暗淡了下来。几秒钟后,舞台正前方的乐队处传出欢快的锣鼓音乐声。舞台两侧的台词显示屏上出现了“大型现代京剧《头雁》”字样。舞台灯光亮起时,南玉村村民委员会的大门外告示栏前,已经聚满了该村的村民。告示栏上张贴着南玉村下一步的旅游项目发展规划,因需要进行拆迁改造,这引起了村民们的议论。发生在南玉村的故事就此展开。

《头雁》主要讲述面对台风暴雨自然灾害,村党组织书记韩义山等南玉村党员干部,带领全体村民迎战天灾、重建家园的故事。安丘市京剧团党支部书记刘雪玲说。

       据介绍,故事的开头,是南玉村村民因旅游项目发展规划产生了一些小矛盾,突然台风袭来,河水暴涨冲毁了堤坝。为了保住村子,全村的党员群众搁置矛盾,合力抗击洪灾。期间,出现了党员张全海开自家大货车封堵决口下落不明,村党支部书记韩义山在大水中拼命救出老人等感人故事。最终,村民们在洪水中保住了家园,在一片狼藉中重建了美丽新乡村。

“可能了解过潍坊2018年和2019年抗击台风洪灾过程的人,会感觉这些故事特别熟悉。”该剧剧本创作者、国家二级编剧李英明说,《头雁》是一部当代现实题材剧目,创作来源于潍坊基层党员群众抗击自然灾害的真实故事。

       在排练现场,虽然道具、灯光、布景等还在完善,但演员们的表演加上音效音乐,不到5分钟时间,紧凑的剧情和震感的视听效果就已经把记者吸引,仿佛回到了2018年和2019年抗洪救灾的现场。

刘雪玲说,该剧充分运用唱、念、做、打艺术手段,并做了一些积极探索与尝试,在唱腔音乐上、动作语汇上,让剧目更符合时代审美情趣需求。11月19日,在潍坊保利大剧院,相信《头雁》会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视听感受。

“车轮舞”将大货车“搬”上戏台

在排练现场边的等候区域内,34岁的刘寅春正密切关注着舞台上的每一个细节。“以前我多是表演传统京剧。传统京剧使用灯光、音乐和道具都比较少,这一次不一样了。”他说,表演完一幕后,灯光一暗,大家还要马上撤换道具,对表演、配合的要求更高。

2000年进入安丘市京剧团从事京剧表演,刘寅春迎来了他京剧生涯的第20年,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这一次,是他首次表演现代京剧,还被“委以重任”,表演张全海这一重要角色。

“当洪水冲毁了河堤,需要堵住决口处时,张全海驾驶着自家满载石料的货车,驶过一段泥泞坑洼的道路,连人带车冲进了洪水之中。”刘寅春说,为了演绎这一段惊心动魄的过程,导演周龙大胆尝试了“车轮舞”的表演方式,在大约3分钟的时间里,刘寅春没有一句唱词念白,全靠和另外四名表演车轮的演员配合,靠身段演绎出那生死一瞬。

刘寅春说,在这段表演过程中,他需要半蹲着靠着小碎步前行,来模拟坐在驾驶室里驾驶货车,而另外四名演员则手持轮胎道具,将货车抽象化地表现出来。在货车前行的道路中,会有拐弯、颠簸甚至是陷入泥坑的情境,这需要五名演员不断在位置变化、动作变化的同时,做好配合。“我们要时刻保持好位置,更重要的是,我的动作还要和他们的动作保持一致性。”刘寅春说,在整段表演过程中,他总共要做4次飞叉,即跳起来劈叉然后直接落地,以表现道路泥泞,货车深陷其中很难脱困的情境。而其他四名演员则要表现出轮胎空转无法前行的境况。

“守京剧之正,呈艺术新风。”导演周龙告诉记者,其实最早的时候,大家考虑的是用唱词念白说出这一段,但发现效果不会太好。想到了传统京剧中用船桨道具代表划船的表现形式,大家开始尝试用车轮代表货车的方式,进一步凸显党员张全海的精神状态、内心思考。

为了配合张全海封堵决口这惊险一幕,周龙还大胆使用了灯光、音效和更为丰富的音乐,能够进一步演绎电闪雷鸣、大雨瓢泼之中,车辆颠簸、急刹、加油门等情境。

安丘市京剧团副团长宋晓波说,《头雁》由山东省京剧院音乐总监,国家一级作曲、指挥于建民担任作曲,乐队共有35人,除了传统的京剧乐队外,还请来了民乐乐队,甚至使用了贝斯、管乐等交响乐乐器。而演员、音乐、布景、道具、灯光、舞美、后勤等,所有工作人员加起来约有200人,大家都希望《头雁》能够成为老少皆宜的现代京剧。

希望让更多观众感受“头雁精神”

“我创作剧本之初,其实并没有想出题目来。”编剧李英明告诉记者,2018年和2019年抗洪结束后,他走访了安丘、寿光等多地,听到了很多基层党员干部抗洪救灾的故事,每一次他都被深深感动,因此他特别期望能写出一个剧本,让这些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登上京剧舞台。但是他一直没有决定,用什么样的题目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李英明说,在走访安丘一个曾被洪水冲击的村庄时,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向他描述了营救村中老人的危险经历。“那位党支部书记说,大水冲来时,他家的SUV都被冲走了。当时他背起老人要走时,水已经齐胸高,墙体已经坍塌,非常危险。”李英明说,当时那位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个电话,不是打给家人,而是镇党委书记。他告诉上级,他可能无法救出老人了,他还在担心老人救不出去了该怎么办。

“当时我看着那位党支部书记说话,他谈笑风生,把那些危险说得轻描淡写。那生死一刻的惊险过去后,他还是那个党员干部,还在做着以前要做的事,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李英明说,可那时的他想到了在调研时得知的真实事迹:为了保证全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名党员将自家货车开进洪水中堵缺口,还有一名党员让大水漫过自家工厂……这些都被他融进了剧本当中。

说来巧合的是,李英明将开车堵缺口的角色,起名叫“张全海”,他其实并不知道,这个角色的原型,名叫张春海。当记者告诉他时,他显得很意外,当听到更多当时更多基层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奋力抗洪救灾的故事时,这位老人眼中已噙泪花。

刘寅春了解过张春海的事迹,在表演过程中,他不断揣摩着这位原型在事发时的内心变化。“我相信,没有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是不害怕的,但作为党员的他做到了勇敢、果断,我很佩服他、尊敬他。”刘寅春说,开车冲向决口出大约3分钟的戏,他已经排练了近半年。他希望能自己的表演,能够充分展现这些党员在危难之时体现出的人性光辉。

“我调研的时候,发现这些党员干部都很年轻,都是30多岁。这些年轻人,已经成为了攻坚克难的领头人。”李英明说,后来,剧本有了《头雁》这个名字。他觉得,应该让更多人感受到“头雁精神”,争做“头雁”,为乡村振兴、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到底谁是头雁?怎么做才是头雁?或许看完《头雁》后,观众会有自己的答案。”导演周龙说,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力量,贡献出我们的艺术智慧。

     《头雁》由国家著名戏剧导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周龙担任导演;剧本由国家二级编剧李英明创作;山东省京剧院音乐总监、国家一级作曲指挥于建民,山东省吕剧院造型设计师刘志明,山东省京剧院配器赵鹏,国家大剧院舞美、灯光设计师孔一帆,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服装设计师冯晓旭等知名专家加盟创作团队。演员全部由安丘市京剧团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优秀青年骨干担纲。

此剧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为“2020年全省舞台艺术重点创作项目”。目前已申报山东省委宣传部“2020年度优秀文艺作品入库项目孵化项目”和文化旅游部“2020年度剧本扶持工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项目”。

       安丘市京剧团成立于1950年,已有70年历史,是全国闻名的“庄户剧团”,六七十年代得到文化部多次嘉奖,受到周恩来总理及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被树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红旗”。2018年,安丘市京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在1996年,剧团为充实演出力量,培养后备业务人才,与中国戏曲学院定向培养30名戏曲人才,2000年毕业成立“齐鲁小百花剧团”,现在这些演职人员已经成为剧团主要骨干力量。新时代的安丘市京剧团坚持“双为”方针,近年先后创排京剧《陈少敏》《路向远方》等新剧目,每年为基层群众“送戏下乡”800多场,广受百姓欢迎,成为安丘市文化惠民的一支中坚力量。

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fwhw.cn/xiqu/tqmh/2020/1123/347.html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36-8669571

QQ咨询:3513735158

工作日: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