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新时代    书写新时代     讴歌新时代
  1. 潍坊文化 > 人物 > 艺术人生 >

潍坊市吕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张小忠 年近八旬不离舞台一直从事艺术工作

张小忠,男,1941年生人,中共党员,潍坊市吕剧团原党支部书记、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潍坊市企业文化协会副会长。在近五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演出了近百个剧目,塑造和扮演了上百个不同形象、性格的人物,其具有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的有《王小赶脚》中的王小、《李二嫂后传》中的张玉山等。他曾多次受到奖励和表彰,荣获全省文化下乡先进个人、全省先进艺术工作者、潍坊市十佳文艺工作者、潍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称号,入选潍坊市首届“百位文化名人”。

1607392385657611.jpg

人物档案

张小忠,1941年出生于昌乐,原潍坊市吕剧团团长、一级演员,长期从事吕剧表演、编导工作,在近百出戏中塑造了几十个主要角色,获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戏曲短剧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并主演的吕剧《李二嫂后传》获中国电视戏曲“金三角奖”第二名(第一名空缺),获省第六届艺术节一等奖。退休多年,79岁的张小忠心心念念的仍是吕剧。少年时接触到吕剧,15岁被选入国营昌潍专区吕剧团,成为剧团第一批演员,此后他的工作与生活都与吕剧密不可分。从艺60载,他主演过《屠夫状元》《借年》《李二嫂后传》等几十个剧目,同时还兼任导演、编剧工作,作品获奖无数。

1607392498710067.jpg

首演轰动潍坊

回望自己的从艺生涯,张小忠从未说过辛苦,对他来说,吕剧表演和创作不仅是工作,更是爱好,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最幸运的事。

1941年,张小忠出生在昌乐县,家里一共八个孩子,他排行老六。上世纪五十年代,吕剧在山东省盛行,草台班子时常入村唱吕剧,每次张小忠都看得津津有味。上学路上,村头的喇叭里也整天放着《李二嫂改嫁》等吕剧,他边走边唱,时间长了竟也学会了许多唱段,成了一个地道的吕剧迷。

12岁那年春节,村里决定排一出吕剧《李二嫂改嫁》,爱好文艺的张小忠被安排扮演张小六的母亲张大娘。登台之后,他泰然自若、收放自如的演出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从此之后,张小忠在当地小有名气。

1956年,昌潍专区决定成立吕剧团,调当时的昌乐县文化馆馆长董秀亭去当团长,他想把多才多艺的张小忠带去。同年3月28日,15岁的张小忠来到潍坊二中(现广文中学)报到,董馆长帮他办理了户口和粮食关系,张小忠从此成为一名吃公家饭的国家文艺干部——一名专业吕剧演员。当年6月1日,国营昌潍专区吕剧团正式揭牌成立,张小忠成为首批24名演员之一。

1956年7月1日,昌潍专区吕剧团的首场汇报演出在当时的新华电影院举行,演出轰动了整个潍坊。接下来的日子,张小忠多次随团演出,足迹不光走遍齐鲁大地,还走出山东,将吕剧送到了福建林区和海防前线。

1607392534193643.jpg

足迹走遍潍坊

上世纪60年代初,响应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昌潍专区吕剧团由之前的跑大城市演出,转为面向农村、面向基层。

“我们剧团分成三个小队,每个小队20个人左右,采取小队伍、小剧目、小道具的形式,深入到偏远山区进行巡回演出。”张小忠回忆,他被分到了第一小队,第一站是临朐。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在人少任务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大潜能,一专多能。

最让他难忘的是,期间一次赴临朐嵩山一个小山村演出,时隔数十年回忆起这一天,张小忠仍禁不住热泪盈眶。

这个小山村掩映在嵩山深处,当时全村只有12户人家,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到村中,村子名为“淹子岭”,是潍坊海拔最高的村庄。当时,村子几乎与世隔绝。他们背着服装、道具、乐器一步一滑地爬上山用了两个小时。村头一块十多平方米的平地就是舞台,村民们纷纷赶来等待看演出。观众们看也看不够,有的节目反复演了两次,观众还是热烈鼓掌,不让结束。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围着张小忠,流着眼泪说:“你们是第一个到我们这来的剧团……”乡亲们拿出核桃、柿饼、栗子等硬往他们手里塞,他们离开时,全村人都站在山崖边相送。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吕剧团走遍了潍坊地区的山山水水,既将演出送到了基层,也从农村生活中汲取到了丰富的创作材料,演出人物也更朴实、更真切,被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的乌兰牧骑”。

编创不少新剧目

在演出的过程中,有前辈提点张小忠:“不要做只会演戏的匠人;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才有可能成为一名艺术家。”后来,他报考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专业,坚持阅读文学作品,这为以后进行剧本创作奠定了基础。

“文革”结束后,吕剧传统剧目重放光彩。吕剧院首先恢复了《李二嫂改嫁》、《借年》等优秀传统戏的展演,观众们观展热情高涨,然而没过多久观众就冷了下来,传统戏曲亟待改革和创新。

当时文学领域兴起“伤痕文学”,它顺应了时代需求,吕剧是不是可以借鉴呢?剧团没有专职的编剧,大家集思广益,边学边干。张小忠负责剧本创作和改编,大家边创作边配乐边学唱,创作出了反映浮夸虚报坑害农民的《借猪》、受“四人帮”毒害失足的青少年《救救她》等,演出盛况空前。

随着电视普及,他们又面临如何让观众记住吕剧的问题。在演出过程中,他们发现观众对“李二嫂”有着特殊的感情,能不能从她的身上做文章?张小忠说,他们创作了《李二嫂后传》承接上世纪50年代吕剧电影《李二嫂改嫁》故事情节,讲述了三十多年后李二嫂的生活。《李二嫂后传》在高密首演即大受欢迎,观众也提了不少中肯意见,在后来的演出中逐渐完善,得到了“李二嫂”郎咸芬的认可,在电视戏曲片《李二嫂后传》中,郎咸芬倾情出演,获全国第三届戏剧电视剧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不仅提升了剧团的知名度,也再次掀起一股吕剧热潮。

1607392565373429.jpg

退休仍不离舞台

2000年,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张小忠从潍坊市吕剧团团长的职位上退了下来,但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参加了《碧水长流》等剧目的演出。62岁真正退休后,他仍活跃在舞台上。已经77岁的张小忠还在琢磨剧本,也许因为一直从事艺术工作,再加上笔耕不辍,他仍保持着良好的记忆力和听力,语言表达流畅。

随着时间的发展,潍坊市歌舞剧院、潍坊市京剧院与潍坊市吕剧院合并,转企改制并入潍坊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潍坊本土创作的大型新编历史吕剧《板桥县令》成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19年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潍坊吕剧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对剧团而言,希望他们多培养好演员、创作好作品,将观众拉回舞台前;对市民来说,尤其是年轻一代,应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另外,希望政府加大对吕剧的扶持力度。”张小忠说,他一直关注着潍坊吕剧的发展,希望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将我们的本土剧种吕剧发扬光大。

文章来源:潍坊晚报、鲁网

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wfwhw.cn/renwu/ysrs/2020/1208/365.html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36-8669571

QQ咨询:3513735158

工作日:周一至周日